东莞阳光网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首页 | 宜居生态 | 精品文化 | 投资创业 | 影像东坑 | 阳光热线 | 东坑发布
微博 | 今日看点 | 视频新闻 | 东坑周报 | 专题报道 | 文明东坑 | 生活资讯
您的位置:阳光东坑 > 专题栏目 > 新常态 东坑新发展 > 报告解读 >
2016年镇委重点工作
阳光东坑  http://dk.sun0769.com/   2016-01-29 10:39
    (一)用改革创新引领提质发展

    改革创新是推动提质增效的动力,也是激发发展活力的根本路径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动力转换的新规律,用创新的思维、改革的手段,坚定不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。

   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努力抢占发展新高地。加快培育创新主体。实施“育苗造林”行动和“筑巢育凤”计划,打造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优势,实现创新型企业倍增。把握市“创新券”补助政策契机,深入挖掘企业科技创新需求,加快推进“机器换人”,增强企业创新能力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。把握我镇纳入东莞自主创新示范区契机,引导企业与中山大学、华中科大等科研院校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。加大人才培育力度,完善政校企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,切实增强创新发展软实力。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。鼓励市场主体加快技术升级改造,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,增加优质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,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   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常态下破解发展难题、激发发展活力的根本路径。着力深化商事登记改革。以信息化技术、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服务,大力推进企业登记注册“一网通”改革,实现企业登记注册“零跑动”。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。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、集体产权制等改革创新,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“两个平台”监管,持续推进农村集体增收减债工作,积极拓宽增收渠道,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。着力深化关键领域改革。大力推进医疗、土地、财政等领域改革,探索建立“社卫中心-镇医院-市属三甲医院”联动转诊机制,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,向改革要活力要生产力。

    三是开拓发展新空间。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,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。要强化产业引领。大力发展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搭建众创、众包、众扶、众筹“四众”创新创业平台,全面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。筹备成立东坑电子商务协会,探索发展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。加大企业“大数据”采集面,支持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,开展O2O制造模式,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。要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。搭建企业融资服务平台,鼓励优势企业改制上市,挂牌“新三板”,依托资本市场就地升级,深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突破。

    (二)用增量提档推动快速增长

    要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,必须深刻认识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,坚持提升增量、优化存量两手抓,突出重点,精准施策,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。

    一是打造核心“增长极”。大力做好产业“精、专、特”发展文章,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统筹招商引智。完善统筹招商政策体系,紧盯松山湖(生态园)和粤海银瓶创新合作区,建立“项目源”数据库,持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。发挥大型企业和优质项目人才集聚效应,形成人才资源、先进技术、管理经验一同汇聚的招才引智格局。推进“三重”项目。实施“五个一”包干机制、领导挂钩督导等服务机制,促进项目尽早投产,尽快释放产能。简化项目审批程序,提高项目投资效率,确保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和项目开工率“两个100%”。增强园区带动。以东坑信息产业园为重点,扶持园区现有企业做大做强,扩大通讯电子产业品牌优势。加大“三旧”改造力度,整合“三甲”、凤大等园区资源,致力打造创新科技园、特色产业园。

    二是提高存量“加速度”。加快存量调整升级,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,积极巩固先发优势。抓骨干,实施大型骨干企业培育计划,紧盯富港、歌乐、中德等龙头企业,打造一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,形成规模大、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。育优势,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,着力打造一批成长型优势中小企业群。开展实体经济“降成本”行动,用好市“中小微企业扶持资金”,促进中小企业上规模、提效益、快成长。重服务,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挂点服务企业、“千干扶千企”等帮扶活动,大力解决好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。落实企业成长综合服务工作,用足用好“机器换人”、设备更新、节能改造等政策,促进企业加快成长。

    三是拓宽开放“大通道”。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性经济新体制,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。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。充分借助“海博会”、“加博会”等平台优势,深化拓展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贸易、投资等方面合作,推动开放型经济向高层次迈进。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。依托东莞火车站与常平火车站连接线“中心点”的区位优势,积极融入广东自贸区以及“深莞惠”合作发展,强化政策、产业、金融、平台对接,主动接受产业辐射带动,推动互利共赢。加快外贸发展转型升级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,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建设,鼓励外贸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,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比重,努力增创外贸发展新优势。

    (三)用绿色协调提升城市魅力

    绿色协调是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、宜居性的基础保障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统筹兼顾,尊重发展规律,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,逐步构建起以人为本、品质为重的城市发展模式。

    一是积极借势借力、错位互补发展。全面统筹空间、规模、产业三大结构,推动区域协调、产业协调。加快融入“区域一体化”。借势松山湖(生态园),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,强化产业、生态、基础设施对接,构建资源共享网络,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。借力组团发展战略,推进东坑东面片区“生态旅游、地产商贸、园区经济”差异化发展,逐步形成合理发展格局。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。优化资源要素配置,构建以中心商圈、骏达商业带、角社商业带、文阁商业带、坑美商业带为主的“一心四带”商贸发展格局。围绕三甲工业城“新型制造业基地”发展目标,大力发展商业综合体、总部经济,打造城市特色品牌。建设美丽幸福村居。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、平面协调性、风貌整体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,深挖农村生态、历史、文化特色,提升农村公共设施配套标准,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,建设和谐宜居、富有活力、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。

    二是注重生态绿色、统筹集约发展。树立“精明增长”、“紧凑城市”理念,把生态文明、绿色低碳融入发展全过程,以绿色驱动增创发展新优势。建立绿色产业体系。严控高耗能、高污染项目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打造一批资源节约、循环利用示范项目,推广绿色生产、绿色制造。积极培育绿色新兴战略产业,加快现代都市农业新业态发展步伐,激发农业园“绿色银行”潜力,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,打响“生态东坑”品牌。提升生态品质。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大布局,大力开展生态修复,加快黄标车淘汰和注塑机节能改造,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。统筹规划、建设、管理三大环节,加快完善城市基础建设,加强房地产项目质量监管,推动角社大桥等一批城市更新工程,积极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,切实提高城市环境质量、人民生活质量、城市竞争力,实现紧凑集约、高效绿色发展。

    三是促进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协调发展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强文化软实力,努力争创全国文明镇。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。广泛开展文明社区、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加快推进“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”,完善文化中心、图书馆、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,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。健全舆情引导机制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,建立有效的舆情反馈和应对机制,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网络生态治理,规范文化传播秩序,打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。打造特色文化品牌。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,鼓励扶持一批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培养。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,深挖东坑农耕文化内涵,做强“三古”文化品牌,坚定文化自信。

    (四)用和谐共享增进民生福祉

    发展的目的为了人民。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关系,更加注重民生、保障民生、改善民生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

    一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。坚持广覆盖、普惠性、均等化方向,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。以成功创建“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”为契机,继续完善教学配套设施,扶持公办民办学校发展,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,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。促进群众就业创业。打造“就业援助月”、“就业服务日”、“村民车间”等就业服务品牌,推动稳定就业。大力实施“大众创业工程”,健全政府激励创业、社会支持创业机制,以创业带动就业。着力建设健康东坑。加大医疗卫生投入,推动东坑医院创建二甲医院,擦亮“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”品牌,完善双向转诊机制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。

   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坚持保基本、兜底线、可持续方针,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实施扶贫攻坚工程。扎实开展新一轮“扶贫双到”工作,加大精准帮扶力度,增强贫困村、贫困户“造血”功能,确保精准脱贫。加快发展养老事业。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,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,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,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。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,大力完善以扶贫、济困、助残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,不断扩大民生保障范围。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,更加关心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。

    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。坚持保平安、强发展、促和谐导向,全面加强社会治理,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。健全信访维稳机制。加强综信维中心平台建设,健全维稳形势分析研判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制度,探索涉诉涉法信访有效衔接,提升矛盾化解水平。健全治安防控体系。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,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妥善处置突发事件,依法打击各种暴恐活动和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,切实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。健全安全监管机制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“一岗双责”制度,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,加强交通运输、食品药品、学校医院、垃圾填埋场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、领域和场所安全监管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,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。

    (五)用从严治党凝聚发展合力

    坚持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,是我们党增强凝聚力、提升战斗力的保证。必须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统领,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,广泛凝聚各方力量,为“十三五”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

    一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。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,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。强化领导。各级党组织要努力适应新常态,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,提高把控方向、谋划全局、制定政策、推进落实的能力。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,凝聚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正能量。强化队伍。今年下半年镇领导班子、明年初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将集中换届,要严肃换届纪律,突出抓好理论武装、专业素养,选好配强班子。要注重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,统筹推进干部教育培训,打造“政治强、敢担当、正气足”的干部队伍。强化作风。巩固拓展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持之以恒执行中央“八项规定”,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,全面整治“三不”问题,坚决防止“四风”问题死灰复燃。

    二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完善运行机制。纵深推进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,以“一中心一平台”建设为重点,以基层党建“述职制度”为抓手,认真解决好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。推行阳光信息月报制度,实施“阳光雨”党员服务中心升级工程,全面加强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,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。整顿软弱涣散。落实市委“四个精准”要求,持续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,全面抓好涉农“六大问题”专项整治,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。提高自治水平。完善农村监管机制,严格落实“两联席”会议制度,构建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枢纽的监督评价机制,切实提高村务监督工作实效。

   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。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动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保障,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,推动作风持续转变。抓学习。深入学习贯彻《廉洁自律准则》和《纪律处分条例》。开展“学系列讲话、学党章党规,做合格共产党员”学习教育,加强廉政教育引导,不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。强监管。严格落实“两个责任”,加强制度建设,筑牢拒腐防变“防火墙”,全面加强干部监督管理,强化“八小时以外”监督,净化党员干部生活圈子,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。严整治。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,加强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,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。严厉查办大案要案,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。

    各位代表、同志们,“十三五”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凝心聚力,求真务实,开拓进取,奋力谱写东坑发展新篇章,为东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
来源:东坑镇政府 编辑:李晓琴
版权声明:凡注明来源为“东坑融媒体中心”、“阳光东坑网”、“东坑发布”、“东坑报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,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,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 
同心战“疫” 东坑在行动
同心战“疫” 东坑在行动
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
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
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
电话:0769-83865507